“老张研究的这个自助加油器真好用,不仅避免了油脂洒出,还解决了安全隐患!”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开拓工区维修工李邦华使用他们自主研发的自助加油装置,轻松将油脂倒出,这要是放在以前,需要2个人配合将油桶倾斜放倒,一旦没扶稳,油脂不仅容易洒出造成材料浪费,还存在一定风险。
“我们的群众创新‘硕果累累’,可谓大丰收。”在该公司群众创新答辩会上,工会副主席耿力猛说。为此,笔者带着好奇心采写了几组群众创新镜头。
镜头一:锚杆支护工的“好宝贝”
“我们井下打设的锚杆种类较多,在做锚杆拉力试验时,要准备多种型号的拉杆锚头,费时又费力。‘小马哥牌’的多用型锚杆拉力器锚头正好解决这一难题,现在是我们支护工的‘好宝贝’。”该公司巷修工区锚杆支护工张立国手持着“小马哥牌”的多用型锚杆拉力器锚头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据该工区区长李春雷介绍,以前巷道扩修时,经常用到锚杆拉力器做锚杆拉力试验,但由于锚杆种类较多,配套使用的拉力锚头也随之增加,不仅需要来回地切换拉力锚头,而且还常因配备不足导致影响正常作业进度。因此,技术员马良剑受万能螺丝刀的启发,根据锚头大小,研发了一套简易适配装置,可匹配各种型号拉力锚头,有效提高了人工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投入,每月可节约人工成本费2万多元。于是,“小马哥牌”多用型锚杆拉力器锚头成了支护工们的“宝贝”。
镜头二:井下风筒爱上了“洗澡”
近日,笔者在5309轨顺施工道行走时,忽然该巷道风筒上方喷下一层水雾,瞬间将风筒“洗了个澡”。
“之前我们都是人工用胶管进行清洗风筒上的粉尘,现在只要掰一下阀门,几百米长的风筒瞬间清洗干净。”该公司通防工区区长邹宗旺说。
据了解,以前掘进工作面在生产期间,风筒会覆盖粉尘,每班需要防尘工对其进行擦洗、冲尘,保持风筒清洁,消除粉尘堆积隐患,不过每班需要2名防尘工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怎样让这项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防尘工张磊一直在思考提高风筒清洗效率的方法。一天升井后,他在澡堂洗澡时,发现淋浴的花洒联想到了井下的风筒冲尘,于是将这一想法反映该工区,经过开会讨论研究,该意见被采纳并实施,通过现场调研论证,他们将喷淋装置安装在风筒上方,与防尘供水管路连接后,只需开启供水阀门,喷淋装置则自动冲洗风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一线职工劳动强度。
镜头三:“长了腿”的单轨吊人车厢
该公司6317工作面战线较长,为降低劳动强度,他们采用单轨吊进行人员运输,但运输结束后,单轨吊人车厢被放置在了630顶盘,直接影响了物料正常配送,由于车厢体积较大,每次挪动十分不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运输工区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
“我建议给车厢按个‘腿’,移动起来会方便些。”该工区单轨吊司机赵宗杰的一句玩笑话,让班长程合嵩当了真。他根据单轨吊人车厢的底座尺寸,制作了一副钢架,并在钢架底部安装了4个横置滑轮,然后将车厢放置在钢架上,只需要推动钢架便轻松移动车厢,同时,为防止滑轮自行移动还加装了阻力装置,最后经过试验,这套单轨吊人车厢移动装置试行成功。
“像这样的群众创新成果,我们2024年共收获了300多项,有的解决了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还有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群众创新为矿井高效生产激活动力源。”耿力猛说。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