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长期致力于‘技术引领、资本驱动、数字赋能、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精心打造产业链、科创链、数字链、金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发展蓝图,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涵盖规划咨询、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在内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公司已拥有14家二级子公司,3个国内区域总部及1个海外区域总部,业务范围遍布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不断深化服务模式改革,秉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依托上海市场的深厚底蕴,我们积极适应城市更新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是升级路网管网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提升日常运维集中度,减少中大修;梳理设施历史管理成本等数据,从设施全生命周期视角优化升级设施养护更新成本管理。二是推进基础设施数字资产同步交付。研究明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数字资产交付标准,为杨浦大桥等重点设施提供“数字孪生”,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慧城市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能级,以科创中心运作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针对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方向,隧道股份深化城市更新、数字盾构、智慧运营、新材料、“双碳”等领域的科创中心体系建设。一是城市更新领域新增服务示范。依托城市更新科创中心,整合专家资源与创新成果,确保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无缝衔接。二是科改示范企业激发“双碳”新动力。下属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作为国资委“科改企业”,优化组织架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高精尖人才梯队建设,提升经营管控效能,巩固在能源行业的引领地位。
创新市场拓展策略,凭借核心优势稳健推进境外市场发展。优化市场发展策略,提升境外市场效益。一是发挥区域中心管理优势。组建并运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总部,助力港澳市场开拓;利用新加坡近30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开拓东南亚市场,避免零散管理模式。二是践行“两新”管控策略。坚持“新地域不做新业务、新业务只进老地域”的策略。在香港成熟区域推进多元相关业务,以“沪港合作”模式在香港铁路观塘线油麻地-旺角区段开展28小时停运维保工作;在中东新区域开展核心业务拓展,统筹协调隧道股份产业链优质资源配置。
隧道股份通过构建“五链融合”架构,强化了内外部资源的协同联通,战略合作伙伴覆盖地方政府、行业头部、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多个区域,长期战略合作企业累计60余家。于“专精特新”领域深耕,全力打造五大科创高地,年度研发投入占比增至4%,显著提升科创实力。以“小而精、大市场”为导向,培育了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1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体现了我国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的显著成效。隧道股份强化“整链输出”服务能力,市外、境外市场业务占比显著增长,上海、市外、境外市场布局达到3:6:1,中原区域总部成立后,区域新增订单年均增幅超过50%。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