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苏州工业园区不少企业保持连续生产。在泰科电子科技公司内,约1800名员工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地赶制订单,整个工厂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景象。欢欢喜喜过大年,不误时机抓发展,江苏大地汇聚起“干字当头、只争朝夕”的奋进之力。
节前,江苏省委高度重视,专门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指出一季度作为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其开局情况不仅关乎市场预期的提升和信心的提振,更对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节日期间,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措施推动政策尽早落地、项目快速实施,并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见到实效,全力以赴地推进一季度经济的良好开局。
重点工程,进度条不断刷新
在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目前,大桥南航道桥南、北主塔分别完成55%、45%节段安装,南北锚碇底板全部完成;北航道桥南、北塔完成83%节段安装,南北锚碇分别完成第三层、第一层锚块施工。
与此同时,江靖长江隧道、海太长江隧道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节日期间,海太长江隧道200多名建设者进行盾构机部件安装及整体调试,确保3月底盾构机具备始发条件。这台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由我国自主研发,将为隧道掘进提供关键支撑。
喜庆的春联、红红的灯笼,南京地铁6号线岗子村站项目部年味浓浓。在20多米深的地下,盾构机正在向富贵山站、花园路站掘进。“盾构机在地下深处轰鸣,施工不能有任何停歇,必须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建设者矫洪林坚定地说,他期待着工程任务圆满完成的那一天,再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
无锡地铁5号线如一条巨龙般横贯城市,全长约30公里。全线24座车站已全部启动施工,其中7座车站已顺利封顶,两条盾构区间也已成功贯通。“鼓励员工‘反向探亲’,把亲属接来团聚,趁换班休息组织员工到周边景区游玩。”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标项目盾构副总工张凌锋表示,希望项目早日建成竣工,城市越来越美。
春分时节,南通市振江风电二期项目在海门港新区隆重开工,总投资达20亿元。该项目由江苏振江海风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386亩,专注于海上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主要产品包括海上20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机转子、风电塔筒、钢管桩、导管架及漂浮式平台等全链条产品。预计二期投产后可年产大型风力发电机零部件50万吨,年新增应税销售额高达80亿元,为海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节日期间,还有许多建设者奋战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一线。各地抓好在建工程的同时,积极谋划推进新的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文旅消费,“游”起来“潮”起来
鼋头渚、南长街、拈花湾、惠山古镇、窑湖小镇……作为今年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无锡以“家”的意象、“国”的自信、“情”的表达,展现出江南的极致韵味、工业的磅礴力量、报国的壮志豪情,也极大地带动了文旅消费。
“原本就是热门的地方‘快要走不动道’,过去相对‘低调’的景点火速‘蹿红’,今年刚开张不久的景区迎来‘开门红’,实现了从‘观看春晚’到‘畅游无锡’的自然过渡,无缝衔接。”据介绍,春晚无锡分会场亮相的景区景点、历史人物,实现全市各板块全覆盖,春晚的“溢出效应”惠及全市。
自2025年春节假期以来,无锡市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和文博场馆等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外地游客的占比超过了八成,这一数据反映了无锡市在文旅市场上的强劲增长势头。拈花湾、窑湖小镇推出“夜游+民宿”组合产品,客房预订率超过95%。
连日来,江苏省各地依托丰富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年俗风情、迷人的旅游资源以及多彩的节庆活动,精心打造消费场景,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给,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有效激发了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
新百商场“龙蟠蛇舞 贺岁迎春”游园会,中央商场“龙狮贺岁共新禧”巡游互动,万象天地“夜游鱼龙舞”新年灯会,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举办第39届秦淮灯会,“长江传奇”系列游轮推出“游轮年夜饭”……南京各大商圈和景区景点格外热闹。
通过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夜间经济创新发展,南京大幅提升市民消费体验,商场、大型综合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
扬州瘦西湖景区同样迎来了大量游客,湖面上船只穿梭,湖畔游人如织,大家沉浸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之中,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应对春节旅游高峰,景区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增加了安保人员与志愿者,确保游客的安全与游览体验。
此外,扬州还举办了多场文化节庆活动,如古城灯光秀、非遗文化展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扬州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春节期间,江苏省内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也迎来了众多参观者。大家在这些场所中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文化的魅力,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文旅市场的繁荣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政府与企业纷纷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投入与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与服务水平,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