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辽宁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辽宁的重要支柱。过去的一年,辽宁省国资委聚焦攻坚之年攻坚之战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达75.2%,成功实施了重组整合,并构建了“辽宁国资基金系”,进一步加深了东北三省一区、辽沪、辽粤国资国企间的协同合作,打造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联盟”的党建新模式,在重点改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键环节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提升。
2025年,辽宁省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调整存量结构。在全省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实施各级国企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一体推进管理提升。其次优化增量投向。进一步完善“辽宁国资基金系”,加大对战新和未来产业的投资力度,着力培育壮大如磷虾科技、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全面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为核心,全力推进“三能”机制改革,确保改革攻坚取得实效。然后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支持企业加大战新产业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院所创新协同、成果转化,攻坚新材料开发、智慧交通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办好东北地区“星火”创新创意大赛。最后加强党的建设。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党委明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强化党委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研究讨论,致力于构建‘阳光透明、清风正气’的国企形象。
深化央地合作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之举。近两年来,辽宁省着力探索央地合作新路径,突出央地融合、优势互补,央地合作带动效应持续增强。截至目前,辽宁省内191个央地合作省级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开复工项目超过141个,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00亿元。建设“央企之家”,与通用技术集团、中国中车、中煤地质总局等央企合作,联办多场共链行动暨供需对接会,组织600余家央地企业参与其中,有力提升辽宁省本地配套率。
接下来,辽宁省国资委将持续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努力打造央地合作试验区和示范区。首先推动“谋”的方向更加明确。围绕央企“9+6”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紧盯航空、石化等重点央企,谋划推动高商载无人货运飞机、辽河油田伴生资源、交能融合等项目。然后推动“链”的配套更加完善。建好用好“央企之家”和央地合作项目服务保障平台,实现项目全流程平台化管理,加快央地合作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建设,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提升本地配套率。最后推动“落”的招法更有力。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服务、最实的工作,为央企项目落地做好要素保障,力争2025年开工央地合作项目150个以上,投资落地1000亿元以上。
为确保央地合作项目的高效推进,辽宁省国资委还将建立健全项目跟踪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与央企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对话机制,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此外,辽宁省国资委还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央地合作项目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辽宁省国资委将不断推动央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