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江苏铁路建设全面提速 “轨道上的长三角”竞速春天里

时间:2025-03-05 16:37:22作者:来源:本站

   江苏铁路凭借不断拓展的网络布局,成为驱动经济飞跃、加速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目前,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潍宿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等全省8个重点高铁项目同步推进,在建总里程达1055公里。

  开年即开工。放眼长三角,4个项目开工、2个项目开工、32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共38个项目、年度建设投资预计超1300亿元,在建投资总规模保持8000亿元以上。精心勾画的“路线图”正转化为热火朝天的建设“实景图”“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客运量连创新高 出行更有“幸福感”

  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落幕,江苏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30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88%,创历年春运新高。这一数据反映了春运期间出行需求的旺盛,与2024年春运江苏铁路客发量相比,2025年春运期间江苏铁路的客流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铁路部门统计,2025年春运期间,江苏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30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88%,创历年春运新高。春运40天内,累计有61282趟铁路列车穿行于“轨道上的江苏”,日均超过1530列。南京南站高峰期一天接发列车超过940列,平均90秒就有一趟列车开行;在苏北铁路的地理中心淮安东站,高峰期一天增开的临客就超过60列。

  “流动的江苏”活力满满。2024年,江苏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3.1亿人次,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首次突破3亿大关。这一成就使江苏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3亿人次的省份。苏北苏中地区增长迅速,连云港站旅客发送量超过825万人次,跻身全省前十,淮安东、扬州东、盐城等站也跻身全省前十五位,八市累计铁路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

  2024年是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的第一个完整年,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450万人次,为全省铁路带来了近一半的客发增量。有着“江浙沪第一天路”之称的沪苏湖高铁于2024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全省铁路网功能得以全面升级,列车开行种类更加多样,为沿线群众出行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

  车流穿梭,长三角大地生机盎然。“春运40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较上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大规模人员流动,既是长三角经济有力运行新动能不断走强的体现,也是铁路重大基础设施强支撑的真实写照。”上铁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托举起“流动的长三角”,离不开越织越密、发达完善的铁路网。2024年,长三角铁路建成投用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7个项目,开通新线733公里。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7700公里,占总营业里程的一半以上,成为全国铁路网络最发达的区域。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之一。

       货运量质齐升 物流通道全面拓展

  新的一年,江苏中欧(亚)班列在2025年1月奋力跑出“加速度”,稳定开行195列,载货量达到16010标箱。

  南京班列携手南京物流中心、南京海关等关键部门,协同优化装车流程,为本土企业出口及国内进口市场注入强大活力。徐州班列提前预排发运班期,全力保障外贸企业开好局起好步。苏州班列聚焦发挥苏州作为班列节点城市功能,1月份去程班列发运41列,同比增长24.2%,创历史新高。连云港班列在优化调整货源结构、打造精品班列业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首月开行93列,压实江苏班列开行量基本盘。

  江苏省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江苏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线路达到25条,2023年全年开行中欧(亚)班列2286列,同比增长7.7%,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据南京海关统计,2023年江苏中欧班列累计发运班列货值303.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盐城北、徐州铜山等地的铁路货场已顺利完成提档升级,连云港加工装配工业园区的铁路专用线、吕四港的铁路专用线亦相继开通运营,新建的江都铁路物流基地更是填补了苏中地区海铁联运高标准物流基地的空白。全省8个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去年,长三角铁路货运量超过8800万吨,位居长三角地区首位,并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将继续加快实施铁路货场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国际运输能力,打造精品班列,形成固定车次、线路和运行时间。

  经过10年多的市场培育,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的营运线路已增至13条,通达欧亚36个国家。过去一年,长三角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4647列,发运标箱48万个,发运标箱数同比增长10.4%。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

  中欧(中亚)班列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商品贸易的自由流通,还强有力地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班列搭载的进出口货物品类也日趋丰富,除了以往的小商品和电子产品等外,纺织品、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家具等比重越来越大。大量货物通过中欧(中亚)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班列沿线国家,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作出新贡献。

       春潮涌动 铁路建设全面提速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江苏铁路项目在新春之际全面启动,掀起大干热潮。

  3月1日,宁淮城际铁路全线施工点位,纷纷加快建设步伐。“全体人员满怀热情,斗志昂扬,加速推进工程建设步伐。气温逐渐回升,预制箱梁的生产效率也将随之提升,预计日产量可达2至3片。”中铁十六局宁淮城际铁路2标梁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线控制性工程——跨三河施工段,跨越段自三河北大堤至南大堤河槽,共布置有8座连续梁,预计今年10月完成合龙。

  北沿江高铁通泰扬特大桥跨友谊河连续梁施工现场,塔吊高耸,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桥梁施工。“项目部全力调配人员和设备,掀起建设高潮,当前标段内项目主体施工已完成近八成。”中铁十四局北沿江高铁项目经理说,预计本年度将结束桥梁下部结构及连续梁施工,箱梁架设预计完成98%,我们挂图作战,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北沿江高铁沪宁段站前3标总投资33.44亿元,目前桥梁桩基工程已完成97.5%,承台完成87.7%。“今年底前桥梁下部结构及路基工程全部完成,预计于2026年3月架梁完成全线贯通。”中铁二十四局北沿江高铁3标项目总工说。

  北沿江高铁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转体工程备受关注。“目前,现场已完成转体前全部节段浇筑,施工人员正严密监控各项数据指标,静候地铁S8号线运营天窗期的到来,以全力推进转体施工的顺利完成。”项目总工表示。

  沪苏通铁路二期工程站前3标工程,位于苏南和上海沿江、沿海地区,预计将在2020年7月1日正式通车。该工程的完成将显著提升上海与苏南地区的交通连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目前,桥梁钻孔桩完成89%,桥梁承台完成78%。预计于今年年底,路基工程与桥梁工程均将完成90%的建设进度。”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正开足马力施工。

  江苏省铁路集团工程技术部负责人表示,各个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施工作业,为新一年江苏铁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地处东南,通江达海,面向世界,构筑活跃强劲增长极,是长三角的职责使命所系。“接下来,集团将提前研究和谋划‘十五五’规划,深入研究对接地方城市发展和综合交通规划,高质量推动铁路规划建设,聚焦提升路网整体功能,更加注重枢纽布局优化、货运网络建设和点线能力配套,着力补强通道‘缺失段’,畅通路网‘微循环’,促进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铁路建设的热潮中,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铁路建设效率,更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例如,无人机巡检、BIM技术建模、智能检测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已成为江苏铁路建设的“标配”,为铁路线的精准规划与高效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绿色铁路建设也是江苏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推广新能源应用,努力降低铁路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体现了江苏铁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也为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贡献了力量。

  此外,江苏铁路还注重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铁路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优化铁路网布局,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升铁路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