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武汉试点人工智能“特区” 聚力发展AI+机器人等五大应用

时间:2025-03-11 14:46:43作者:来源:本站

武汉聚力发展AI+机器人等五大应用

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特区”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正经历从‘技术到应用’的关键转变。3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重点推动AI在机器人、汽车、PC/服务器、手机、眼镜等领域的五大应用落地。

  具体而言,在AI+机器人领域,武汉将支持‘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计划实现10款产品的小规模量产。AI+汽车领域,推动整车厂提升L2以上智驾车型比例,推动公开测试道路里程达到4000公里;在AI+PC/服务器领域,将推动本土企业与大模型企业合作,共同开发AI PC、训推一体机等创新产品。AI+手机领域,聚焦AI芯片、传感器、端侧大模型等环节,推动产品升级;AI+眼镜领域,加快智能穿戴设备布局,抢占创新发展先机。

  人工智能产业的跃迁,离不开发展生态的系统优化。今年围绕人才引育和平台建设,武汉将重点做好保障。一方面,出台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结合政府与企业薪酬优势,批量引进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等人才;另一方面,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区域试点人工智能‘特区’,开放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助力新产品、新技术的多层次试用与迭代。

  根据《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过去五年武汉的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增长率超过40%,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30位、中国第10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根据最新数据,武汉市目前拥有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这些企业覆盖了从上游的基础层到中游的技术层,再到下游的应用层,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今年以来,在AI大模型带动下,武汉智能算力平均利用率上涨近20%。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武汉市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还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的发展生态。在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开区试点的人工智能“特区”,将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这些“特区”将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应用提供开放、包容、协同的发展环境。

  在“特区”内,政府将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开放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多层次试用与迭代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此外,武汉还将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举办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汇聚武汉,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发展。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