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甘肃文旅集团在深化改革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8.74亿元跃升至当前的54.82亿元,增长率高达57%。集团推进了多项重点任务,多个建设项目达到里程碑节点,多个整合协同项目落地,多家困难企业清理退出,各子公司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发展凝聚力进一步增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甘肃文旅集团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集团将致力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并通过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推动“旅游+商贸”等措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好科学系统谋划推进改革的“实践派”
召开新春第一会——2025年甘肃文旅集团总部部门提质增效推进会,聚焦改革创新主题,发出高质量发展动员令。首先是将打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开展现代公司治理评估、加强投资管理、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2025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明确了28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稳增长提升年实施方案》《强基严管促落实提升年实施方案》和《“制度体系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将改革任务转化为推动经营管理精准落地的举措。组织召开“十五五”规划专题推进会议,聚焦‘定位、方向、路径’三大核心问题,深入洞察新环境,精准把握新机遇。然后是探索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加大国企改革考核侧重比率,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在2025年度对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中,个性化指标占比达到80%。最后是总结形成富有特色、务实管用的改革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子公司2024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考核,制定《2025年培训计划》,持续开展国企改革政策宣传、解读。
当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
2025年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强化创新链条的顺畅融合,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领,持续培育新业态,激发发展新动能。首先是以文旅数字产业创新的突破为先导,打通从“0”到“1”、从“1”到“N”的创新路径,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甘肃省数智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酒店人才培养交流、数字文创平台。充分利用甘肃文旅科教联盟等平台资源,加速构建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技术创新体系。然后是组织召开数字化转型专题推进会,确立甘肃文旅科技公司为数字化转型牵头单位,推动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打通科技和产业互促并进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赋权、股权、跟投等激励机制,为深度融合提供源头活水和动力活力。最后是坚持该省站位、企业定位,加快推进兰州饭店一期改造提升、平山湖大峡谷景区5A提升建设等重大项目。开展在建项目评估,摸清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整合新资源,在高效运行额济纳旗景区的同时,就雅丹与玉门关景区资源整合运行与敦煌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者”
加快向治理型管控模式转变,把“形神兼备”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目标,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以“精干、高效、协同”为原则,新成立市场与品牌部,形成全年招商引资计划目标,提升招商服务工作效能,挖掘和激活品牌资产。精简集团本部部门,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流程节点,以提升服务质量。然后是将2025年确定为“制度建设年”,确保合规管理委员会与总法律顾问制度的高效运作,全面激活合规管理的‘三道防线’机制,构建涵盖事前制度制定、事中监测预警及事后评价惩戒的全方位闭环监管体系,推进穿透式监管,严防严控各类风险。最后是制定《2025年度子分公司压减计划》,子分公司计划压减比例达15%以上,围绕7户一级企业为核心,稳步推动关键领域与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与整合,减少内部同业化竞争。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