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福兴9”轮在湄洲湾港秀屿港区石门澳作业区11号泊位的顺利靠泊,这标志着福建港航公司旗下的石门澳公司首个深水散货泊位正式启用,翻开了港口服务能级提升的新篇章。
带动产业集聚赋能港产融合新蓝图
3月14日,石门澳公司成功取得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颁发的《港口经营许可证》,为11号泊位开港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该许可证的获得,与秀屿港区‘以港促产、以产兴城’的战略导向高度契合,旨在通过建设年吞吐量超百万吨的煤炭运输枢纽,加速港口发展,带动临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月22日上午,承载着2万吨煤炭的“福兴9”轮(船长158米、船宽22.6米)安全靠泊11号码头,现场作业人员井然有序,货物接卸智能高效,充分体现11号泊位已然具备大型散货船舶作业的能力。11号泊位作为石门澳作业区的核心泊位之一,主要以煤炭、硫酸铵等为货种,设计年吞吐量超过百万吨。投产后,它将显著提升秀屿港区散货物资的中转效率,为石门澳产业园及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联动临港产业 激活区域经济“强引擎”
11号泊位的投产运营是石门澳公司完善港口功能布局的关键一步。未来,该泊位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与临港产业的协同合作,促进煤炭、化工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进一步缩减物流成本,为临港产业与港口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月22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汽笛悠扬鸣响,载运2万吨煤炭的“福星9”轮顺利靠泊莆田秀屿港区石门澳作业区11#泊位,标志着石门澳港口首个深水散货泊位正式投入运营。
石门澳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总投资16.73亿元,设有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后方配套陆域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高达466万吨。该泊位主要作业货种包括煤炭、硫酸铵等,对提升当地物流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泊位配置3台斗门机、1台移动式装船机和3台斗轮堆取料机,并配套一个硫酸铵棚和2个目前省内跨度最大的干煤棚,全封闭式皮带机将码头泊位、煤棚料仓、后方企业串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
石门澳港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石门澳作业区的核心泊位之一,11号泊位投产后将显著提升秀屿港区散货物资中转效率,进一步满足石门澳临港产业园企业原材料的运输需求,有助于促进临港产业集群集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另悉,石门澳产业园区内已落户福建永荣科技己内酰胺(CPL)项目、三棵树石门澳生产基地、丙烷脱氢制丙烯产业链等项目,港口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目前,石门澳作业区6号、9号泊位正在加快建设中,两个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396万吨,力争年内投用。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