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消息显示,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旨在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作用,助力各类主体安全、便捷、高效地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涵盖跨境结算效率提升、汇率避险服务优化、融资服务强化、保险保障加强及综合金融服务完善等五大领域,共提出18项关键措施,对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方面,支持银行落实外汇展业管理办法,实施外汇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再造,对企业进行外汇合规风险等级分级并提供差异化、便利化金融服务。鼓励银行开展对个人与企业的数字身份跨境认证和电子识别,稳步扩大跨境收付业务中的数字化服务覆盖面。
在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提高外汇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方面,支持外汇交易中心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外汇交易提供交易设施服务,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币外汇交易服务。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鼓励银行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优化单据审核,加强数据共享,提升“走出去”企业全链条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项目建设和采购、收益回收等体验。
在强化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投融资方面,我们于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政策,专项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同时鼓励在沪银行加大跨境贸易信贷投放力度,以降低企业人民币贸易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积极探索并研究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其中贷款金额上限设定为并购交易价款的8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在加强保险保障,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加大对国产商用飞机、新能源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出口企业的保险保障力度,推动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加强合作,成立保险共同体,提升对特殊风险保障能力。支持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专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稳步推进跨境再保险、境内再保险业务线上交易。
在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全球配置能力方面,高水平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打造成为配置全球金融资源、方便国际投资者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功能性平台。支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企业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合理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允许认购境内低风险等级(R2及以下)的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定期存款等短期现金管理产品,根据境外主基金开放特点认购境外现金管理产品。QDLP试点企业完成境内资金募集与基金设立后,可按境外主基金需求分批完成资金汇兑出境。鼓励拓展QDLP募资渠道,探索本币及外币资金的募集。
据悉,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动方案》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为确保《行动方案》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还将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提高市场主体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合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通过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环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