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票数据,2025年一季度健康消费发展提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多方面的亮点,如老年人和婴幼儿健康护理消费的显著增长,以及数智技术在健康监测设备销售中的应用。
“一老一小”成健康消费新引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票数据,2025年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老年人护理机构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婴幼儿健康护理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托儿所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
数智技术赋能健康消费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票数据,2025年一季度,以智能手环、血压计、血糖监测仪、心电监测仪等为代表的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6%,这一增长趋势带动了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4%。
多维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了健康消费的全面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渐流行,一季度体育咨询、体育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1%、12.3%,体育用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8%。随着身心协同健康理念的逐渐转变,市场上涌现出了更多健康消费的新需求,一季度健康保险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心理咨询、健康咨询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5.4%。养生和药膳食疗观念渐入人心,一季度营养和保健品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结合健康经济特点和纳税人需求持续优化服务,落实好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健康消费提质升级,支持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中西部省份依托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健康消费增速领跑全国。发票数据显示,云贵川地区中医药养生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78.3%,陕甘宁生态疗养基地住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2.1%。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则聚焦高端健康管理,基因检测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私人医生签约服务费收入增长27.4%。
在供给端创新方面,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惠及生物医药企业,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健康科技领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127亿元。银税互动机制为中小微健康服务机构提供信用贷款超300亿元,助力社区嵌入式护理站新增1.2万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推动进口保健品销售额增长19.3%,其中益生菌类、辅酶Q10等单品销量翻番。
消费者调研显示,健康消费呈现"预防优先"新特征。可穿戴设备用户中,持续使用健康监测功能超3个月的比例提升至82%,家庭医生签约用户复购健康管理套餐比例达67%。年轻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支付意愿显著增强,25-35岁人群心理咨询支出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8%提升至29%。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O2O药膳食疗套餐配送量同比增长153%,运动康复类APP订阅用户突破1.2亿人次。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