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多年前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无数丝绸和香料在这里流转,见证了古老亚欧大陆“商旅不绝于途”。
今天,悠悠木船变成了世界级港口的远洋巨轮,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远超往昔。一艘艘LNG运输船载满清洁能源,靠泊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跨越海洋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汇聚于此,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背后的强劲动能。
实打实、沉甸甸的能源合作成果,是中国海油携手伙伴们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个缩影。
2013年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被先后提出,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十年间,在对外合作中一路走来的中国海油,切实肩负起“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先行者和主力军的历史使命。
十年间,中国海油把自身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这篇大文章,不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深度和广度,与合作伙伴共同绘就能源合作的壮美画卷。
夯基筑台
助力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我国首个“海上特区”和首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工业特行”,中国海油站在新的发展坐标上。
中国海油坚决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定不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更大力度推进中国海油能源领域对外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质量拓展。
完善顶层设计——成立中国海油“一带一路”专项规划领导小组,制定《中国海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基础研究及专项规划》,为践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前进方向。
明确重点任务——做实战略起点区,做大核心枢纽区,做优延伸发展区,做强主力拓展区,坚持对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油气富集国家的前瞻性布局和一以贯之的定力。
推进具体工作——积极拓展海外上游油气合作、专业技术服务、油品及液化天然气(LNG)贸易等相关业务,派出一批批人才,推进合作事业。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入推进在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和国际油气贸易等板块与外方伙伴的务实合作,拓展了“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深度、广度,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贡献。
截至2022年底,中国海油海外业务覆盖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19个油气项目,业务区域涵盖陆地、浅水和深水,为约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油田与工程专业技术服务。2022年,中国海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油贸易量达6021万吨,占总贸易量的73%,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LNG159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0%。
集聚优势
能源合作项目迎来重大里程碑
“2022年10月,米桑油田原油日产量从2011年中方接手时的8.8万桶提升至30万桶,伊拉克同事和我们一样,非常振奋。”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工程部经理杨清说。
十多年来,通过石油高效开发,茫茫戈壁重焕生机,中伊合作建成“米桑石油城”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米桑油田就位于米桑省,总体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法奇、布泽干三个油田,均有地雷和其他战争未爆物分布。脚下的土地里到底埋了多少雷?又是如何分布的?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海油人深入雷区实地勘探,一条线一条线地逐步摸清了雷区情况,又建立排雷数据库,联合排雷承包商建立了一支专门用于处理急迫性排雷工作的专业队伍。
12年来,米桑油田排雷区域共计约19765万平方米,相当于27681个标准足球场,无任何雷区事故发生。中国海油的排雷流程被伊拉克政府引入排雷体系,排雷经验被伊拉克政府排雷主管部门在全国推广。
如今,米桑油田建成伊拉克最大的油气水电一体化处理终端,成为伊拉克南部石油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米桑油田,正是中国海油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十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海油与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通力协作,切实为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推进全球清洁转型、促进全球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海油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在乌干达,艾伯特湖被视作“眼睛”一样宝贵。中国海油担任艾伯特湖区项目翠鸟油田作业者,翠鸟油田就紧邻这个湖。
2019年6月19日,翠鸟油田ESIA(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报告)听证会召开。乌干达对油田开发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平要求十分严格,当地居民和非政府组织通过听证会参与评估。如果听证会代表对项目ESIA提出异议,石油公司就要反复修改,直到各方表示满意,才算过了民意这道关。
早上7点,村民们扶老携幼,纷纷赶往听证会会场。乌干达石油管理局、环保局、地区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甚至其他国家驻乌干达的外交人员也都来到现场。原本预计迎接5000人的听证会现场迎来了超过10000人。
长期以来,中国海油践行行业内认可的最高环保标准,还在油田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环境基线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对油田开发涉及环保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环境社会影响因素的评估和削减措施的制订工作。当天,项目方案顺利通过听证会,成为万名乌干达人共同的选择。
对能源赋能美好生活的共同渴望,对高质量能源合作的不懈追求,使中国海油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相知相契、志同道合、互相成就。北至极圈,南跨赤道,能源合作的坚实脚步,印刻在海内外一个个标志性项目上。
2022年,中海油服与沙特阿美签订7艘钻井平台、约140亿元的“5+2年”作业合同,这是我国油田服务公司在国际上迄今取得的最大单笔合同。目前,中海油服与沙特阿美的合作已从海上钻井拓展到油气田一体化服务等领域,合作规模首次达到“百亿元量级”。
2017年,海油工程承揽的亚马尔LNG核心工艺模块建造项目收官,助力北极圈里的中俄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LNG项目顺利投产。2014年,海油工程从巴国油手中接下了“史上最难”的“二手活儿”——两艘35万吨级FPSO P67和P70建造剩余工作,用五年时间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合作之花绽放在巴西深水盐下油田。
2018年,“中海油36-1”水工沥青中标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项目。宗格鲁水电站项目位于尼日利亚尼日尔州宗格鲁镇东北的卡杜纳河上,是尼日利亚境内修建的最大规模水电站之一。“中海油36-1沥青”抗变形能力强、防渗性能好,在大坝防渗墙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中国海油成品油及化工原料贸易航线在广阔的蓝海中不断延伸,从东南亚出发,逐步拓展至中东、非洲、美洲和西北欧。通过建设全球营销网络、资源配置和销贸储运融一体化运营平台,中国海油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和运营能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供更多清洁油品供应。
循大道,天下往。中国海油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指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落地见效,持久发展,与合作伙伴携手行进在这条机遇之路、繁荣之路,将一个个对外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扎根世界各地。
服务全局
为绘好共建“一带一路”工笔画增添海油色彩
“‘璇玑’系统在印尼投用以来,我们一步一步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我很自豪我是一名‘璇玑’工程师。” 中海油服印尼油技项目组工程师亨德拉说。
2021年,中国海油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璇玑”首次在印度尼西亚使用,亨德拉参与了五口井作业。今年项目组招聘了两名当地毕业生,亨德拉正在带徒弟学习“璇玑”系统。
“璇玑”,是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已推广至印尼、乌干达、伊拉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作业已超1397井次,一次入井成功率超93%。“璇玑”已经从“海油产品”成为鲜明的“海油品牌”,走出国门主动服务国际市场。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从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从能源资源技术装备到油气工程服务合作,作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中国企业,中国海油贡献着价值。
随着合作方式越来越多元,海油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中国海油认真贯彻落实进博会“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连续五年参与进博会,签约合同金额屡创新高,累计突破500亿美元。在中国海油成立40周年之际,中国海油与12家国际公司签署了13项合同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到130多亿美元,其中不少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油气组织。一个开放的中国海油,正与合作伙伴同向前行。
在大量油气合作推进的同时,一批批本地化人才迅速成长,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在乌干达,中国海油为本地员工制订了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员工玛格丽特·阿科斯从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加入公司,年轻的她和团队工作成果得到了乌干达石油管理局的认可。玛格丽特说:“我所任职的公司与我的祖国能够在合作中取得双赢,而我也在为这一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创机遇,带动当地产业共同发展。
尼日利亚OML130区块Egina油田是尼日利亚《2010年石油工业本地化法案》生效后开始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被尼日利亚视为本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里程碑。Egina油田FPSO上的火炬塔在拉各斯本地船厂建造,海油人与当地设计方、合作伙伴群策群力优化火炬塔设计。2017年,这座121米、重达1100 吨的超级火炬塔吊装完成,从此雄伟地屹立在FPSO船首。
为了让乌干达当地企业抓住艾伯特湖区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海油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这些培训每次都吸引了当地近百家企业参加。2022年2月,当地企业Excel建造集团承建翠鸟油田钻前工程项目。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多层次多领域的油气合作和人文交流,让中国海油服务世界繁荣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
心心相通
携手同行高质量发展繁荣之路
在圭亚那马海卡河上游70公里的雨林深处,莫莱科柏村1200名印第安村民像祖先一样生活在雨林深处。一年多前,村里的130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村民巴菲德·约翰说:“从那天起,我们再也不怕走夜路了”。
莫莱科柏村主要依靠水路,没有接入电网,此前没有路灯。2022年9月,海油人来莫莱科柏村捐赠吊床,发现了村里夜间照明的困难。中国海油为村里捐赠130盏太阳能路灯,从此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雨林深处的光亮,引得不少印第安村酋长慕名而来。
正如拉美谚语所说,“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十年来,中国海油以高度的使命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个“惠而实”的改善民生项目落地,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伊拉克,米桑油田电网被引入当地布泽干小学,学生们终于可以方便地使用电灯和电扇;在东南亚雅加达赛巴岛,中海油东南亚公司举办鱼类加工培训,解决了渔民因地理偏远无法及时卖鱼的难题;在乌干达布胡卡社区,中国海油引水工程竣工后,1.3万名村民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再也不用攀爬几公里山路取趟水。
贾斯汀·普戈是布胡卡地区的一名母亲,她说:“孩子们以前喝的是未经处理的河水,水中的细菌曾经引起感染。感谢中国海油,给村里带来了干净的放心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21年,乌干达《新景报》刊发整版报道《“中国海油给家乡带来的变化”》,讲述乌干达留学生格洛莉亚·恩特格亲身经历的艾伯特湖区变化。“翠鸟”系列视频记录中国海油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故事,在海内外平台广受关注,为中国梦和世界梦的交融写下生动注脚。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道上,中国海油与合作伙伴从相遇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亲,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今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迎来新起点。
深耕“一带一路”,同心再创繁荣。中国海油将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聚焦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更紧密、更绿色、更包容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无限春风海上来,弄潮儿向涛头立,从“海上特区”驶来的中国海油,站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上,将在携手合作伙伴奔向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上贡献更大“海油力量”。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