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强
晨曦微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项目建设现场响起机器轰鸣声,建设者们奔走在施工一线;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灌装新鲜果汁,传送带将颗粒晶莹的大米输送称重装袋,天冬蜜饯的甜、风味食品的香渐渐融入夏日微风中……内江市东兴区,这座地处成渝腹地的产业新城,正以舌尖上的经济脉动,奏响全链发展的奋进乐章。
近年来,东兴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深厚的“甜”文化底蕴,紧抓发展机遇,以“甜味+”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延链、补链、强链新路径,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深度融合,打造“中国甜食之都”核心承载区,为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注入“甜蜜动力”。
激活“甜味”基因 构建全链条格局
在东兴区的广袤田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内江天冬”正引领全区“甜味+”产业快速发展。走进顺河镇花祠村的天冬种植基地,绿油油的天冬苗一垄垄整齐排列,如绿浪般延伸向远方。该村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种植了2000多亩天冬,配套机械化生产体系,成为东兴区天冬产业的核心区。
随着天冬产业的不断壮大,加工环节也日益完善。在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加工厂内,机器声轰鸣,工人们将天冬倾倒至传送带上,经过淘洗、蒸煮、剥皮、分流、重金属检测、自动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天冬“变身”为天冬蜜饯、天冬膏、天冬饮片等产品。
东兴区资源禀赋优越,拥有“内江天冬”“东兴椒”“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具有良好的“甜味+”产业发展基础。
依托资源优势,东兴区深挖“甜”文化内涵,以天冬为核心打造“中国天冬之乡”,建成天冬种植基地5万亩,日加工能力达50吨,成功研发天冬洗护、日化、果酒等深加工产品32种,形成了“甜饮”“甜品”“甜味+”全链条发展格局。
加速建设园区 撬动集约化发展
围绕“甜味+”产业,东兴区积极布局,同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江东兴区食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粮油精深加工、休闲食品、酒水饮料、预制菜、复合调味品等领域,集聚了台湾佳美、山东惠发等知名企业13家。
7月16日,在位于东兴区田家镇的食品加工集中区(一期)项目现场,数十台塔吊高高耸立,混凝土搅拌机轰鸣作响,工程车往来穿梭,勾勒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走进A地块飞龙米业厂房,工人正紧张调试智能碾米设备。而在不远处的D地块,迈赫精酿啤酒公司的德国进口发酵罐已排列整齐,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管道接驳。
这片占地220亩、总投资9亿元的园区,涵盖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等板块。园区建成后,预计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税收4000万元,带动就业超1000人,将补齐内江食品加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东兴区以食品加工集中区为核心载体,加速产业链补链强链。园区规划发展食品加工、酒类产业、中药材加工、健康产业研发等产业。目前,已与内江飞龙米业公司、迈赫精酿啤酒、冠香缘食品、山东惠发食品等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园区“生产+加工+流通”闭环产业链正逐步成型,推动产业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力争3-5年内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酒水饮料等各类企业20户,实现年产值40亿元。
瞄准市场发力 提升产业含“糖”量
产业兴,甜味浓。东兴区结合资源基础,瞄准市场,围绕“甜味+”产业持续发力,全力提升含“糖”量。
7月16日,在内江飞龙米业全自动标准化包装车间里,稻米经过生产线层层加工,最终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再经过称重包装后,由机械手臂抓取、摆放,装车发往各地。 作为东兴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飞龙米业具有日处理稻谷250吨的生产能力,仓库容量达13000吨,拥有“甜蜜香米”“大干谷香米”“汉安香丝米”“甜城味稻香米”等高端稻米品牌,且常年与东兴区签订优质稻订单,带动6万户以上农户增收。
在白合镇内江好品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独属于糖果的香甜味道香飘四溢,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雪花酥、软质牛轧糖……各类精选原料经熬制、搅拌、切块、包装,被制作成口感醇厚、香甜不腻的甜品、甜食。今年,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好品盈还推出了抹茶、草莓、肉松等多种口味产品,结合内江本地特色,将橘饼蜜饯融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这段时间订单爆满,国内国外的都有。”该公司经理雷凤表示,这些口味丰富的甜品、甜食主要销往全国各地的商场、烘焙坊、景区等,2024年公司与新加坡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成功探索短保食品跨国运输的可行性,2024年全年产值实现4000余万元。“能让消费者们喜欢上‘内江甜’,我们干劲十足。”
位于东兴区富溪镇的四川林蝶食品有限公司,如今正在扩产能,新建标准化生产车间。“我们的风味食品很受欢迎,今年就准备引入新的生产线,开发预制菜项目,让‘内江味道’香飘更远。”该公司创始人林大命说。
精装大米、天冬蜜饯、雪花酥、冷吃兔、浓缩果汁……“甜味+”产品的不断上新,既满足了群众的味蕾,也带动了产业发展。
强化产销对接 推动“甜味+”走出去
今年5月,在内江市举行的“甜味+”食品饮料产销对接活动上,东兴区精心组织了优质企业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好品盈食品有限公司参加现场展示展销活动,收集有推广需求的内江市东兴区丰源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林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现场洽谈、签约活动,收获颇丰。
同时,东兴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区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设置了400平米的中国甜食之都“甜味+”选品中心,依托内江天冬、田家紫皮大蒜等5个国家地标产品品牌,延链开发“天冬酒”“夏满蜜桃”“田家糖蒜”等精品网货26个,辐射带动全区47个“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同步上架其他县区“甜味+”产品,如黄老五、根兴食品、资州仔等500余种。同时建设共享直播间、独立直播间及办公区域、探店类达人工位及美工拍摄支撑人员工位、数字人直播区,推动哒伙七、好品盈、王记牛肉入驻城市全搜索网络销售平台,截至目前,已销售10余万单,销售金额达800余万元。
在产业布局上,东兴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食品加工集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镇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的合作,组织参加各类展会、产销对接活动,推动“甜城味”产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目前,东兴区共有“甜味+”规上工业企业13户,以佳美食品、飞龙米业、蓝洋玻璃等企业为代表,涵盖饮料制造、谷物磨制、玻璃制品制造等10个行业类别。今年上半年,“甜味+”产业实现产值8.34亿元,增长34.7%。通过政策赋能、项目驱动、科技引领,东兴区“甜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田间到车间,从研发实验室到消费市场,东兴区“甜味+”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田园)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