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小程)8月21日,港股出门问问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出门问问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10.0% ;期内亏损为290万元,同比减亏99.5% ,已接近盈亏平衡。
财报显示,出门问问AI智能硬件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为9830万元,同比增长64.8%。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公司加大了战略性市场投入和新产品TicNote的品牌投入。
TicNote是全球首款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它通过内置的AI智能体(AI Agent)软件“Shadow AI”,为用户构建“有记忆的AI记录+主动洞察+主动分析+陪伴创作”的全新路径。
TicNote在海外首发即获关注,后在国内上市后以及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后,也受到了科技圈与社交媒体的广泛热议,一度带动出门问问股价上涨超60%。
目前,TicNote销量突破万台,位居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相关品类销量前列。在8月21日晚的业绩发布会上,出门问问创始人、CEO李志飞向上海证券报等透露,截至8月20日,TicNote全球销量已突破3万台,2025年TicNote的销售目标是10万台。
在AI硬件上“尝到甜头”后,出门问问后续在硬件上的规划如何?
李志飞明确,出门问问首先是一家AI公司,软件是灵魂。未来公司在软件上的投入肯定比硬件“大很多”,可能70%以上的投入都在软件上。出门问问不会所有硬件产品都做,重点是做出跟纯硬件厂商不一样体验的产品。“硬件只是我们的应用载体,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硬件形态,能够真正把我们软件的价值跟壁垒给发挥出来。”
面对越来越多下场做AI硬件的大厂,李志飞认为,出门问问的优势是在AI与硬件结合上的先发优势。自2014年起,公司即开始探索智能硬件领域,是全球最早将AI技术应用于智能手表的企业之一,还陆续开发了智能耳机、音箱及车载设备等系列产品,在AI软硬件结合方面积累了近十年的实践经验。
在他看来,在硬件产业链方面,出门问问拥有完整的研发、供应链和销售体系,相较于多数纯软件公司及行业大厂,公司在硬件产品开发方面具有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另一方面,要真正做好协作,需要深厚的组织管理经验作为支撑。“作为CEO,我能够在第一线直接写代码、用代码,跟工程师一起迭代,这种研发模式本身就是我们的重要竞争优势。”李志飞说。
除了软硬结合产品的突破,出门问问旗下AIGC产品全面实现Agent化,且组织内部积极推动AI化进程。报告期内,在保持员工团队精简高效的基础上,公司大幅提升了人均产出效率,人均营收约97.8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的54.2万元提升了80%。
商业模式上,自2012年成立以来,出门问问便将语音交互确立为核心,并持续探索AI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的融合。在2023年推出行业领先的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后,公司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丰富的AIGC矩阵,包括AI配音、数字人、短视频生成等产品。软硬一体化的能力,使公司能持续推出具市场竞争力的Agentic AI产品,同时拓展To SMB 与To PC业务,推动商业模式由“产品销售”向“服务+平台”演进。
回顾过去,出门问问走过了一条被外界视为“多次转向”的探索路径,从智能硬件到软件工具,再到如今的Agentic AI软硬结合。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对AI Agent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拓展Agentic AI产品形态与场景边界。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