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近日,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同步披露了2025年8月生猪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尽管三家企业生猪销量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扩张态势,但在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其销售收入却同比全线大幅下滑,行业“增产不增收”甚至“越卖越亏”的困境愈发凸显。
销量全线飘红,规模扩张势头不减
从销量端来看,三大猪企8月份表现均十分亮眼,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势头。
行业龙头牧原股份8月销售商品猪700.1万头,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10.2%,销量绝对值与增速均领跑行业。温氏股份紧随其后,销售生猪324.57万头,同比增幅高达37.88%,为三家企业中最高。新希望也实现了133.78万头的销量,同比增长4.72%,环比增长2.71%。
对于销量的大幅增长,温氏股份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得益于公司前期投苗量的增加以及外卖仔猪业务的贡献。这表明,在行业低谷期,头部猪企仍在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努力维持市场份额,为下一轮周期上行积蓄力量。
价格持续探底,收入同比大幅缩水
与亮眼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大猪企的销售收入却遭遇了“滑铁卢”,同比均出现两位数的大幅下降。
8月份,牧原股份实现商品猪销售收入118.5亿元,同比下降12.3%;温氏股份生猪销售收入48.25亿元,同比下降17.7%;新希望的降幅最为惨烈,销售收入仅为17.22亿元,同比暴跌30.73%。以此计算,仅8月一个月,三大猪企的合计销售收入就同比减少了超过30亿元。
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无疑是生猪销售价格的持续探底。数据显示,三大猪企8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已全线跌破14元/公斤大关,且同比降幅均超过31%。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51元/公斤,同比下降31.46%;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3.9元/公斤,同比下降32.03%;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54元/公斤,同比下降32.74%。温氏股份与新希望均在公告中表示,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行业深陷磨底期,盈利修复尚待时日
“量增价跌、收入锐减”的财务数据,清晰地勾勒出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所处的艰难境地。尽管企业通过提升出栏量来摊薄固定成本、维持市场地位,但在猪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的背景下,销量越大往往意味着亏损越多。这种“越卖越亏”的局面,正在持续考验着各大猪企的资金链和成本控制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生猪行业仍处于本轮猪周期的深度磨底阶段。产能去化虽在进行,但速度相对缓慢,导致市场供给依然充裕,价格反弹动力不足。对于养殖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将更加聚焦于成本控制、资金实力和生物安全水平。在行业景气度未出现根本性扭转之前,上市猪企的盈利压力仍将持续。(文馨)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