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消协提醒!这些投资消费骗局专坑老人

时间:2025-09-04 17:21:26作者: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近年来

  一些不法机构和不法分子

  利用养老投资、藏品投资

  以房养老等消费噱头

  以虚假的宣传

  有指向的诱导、编造

  针对老年群众的投资陷阱

  列举以下几个投诉案例

  案例一:养老投资骗局

  王先生夫妻挑选了一家养老机构以备需要,养老机构声称可以先交费占床位,交得越多入住后享受的折扣越大,两年后会将提前交的费用全部返还。但二人提前交了十几万占位费后,入住时却并未享受到应有的折扣服务且占位费也迟迟不退。

  案例二:藏品、金融投资骗局

  李阿姨在电视购物频道看到一块据介绍极具价格上升空间的翡翠,于是去线下实体店花费16.8万元购买。取货时,销售员以取货需要为由拿走了发票,但随后又以商品未到为由未领取成功。不久后,实体店倒闭销售员也联系不上,消费者既无购买的商品也无购物发票,维权受困。再如,老年消费者刘先生购买了玉器收藏品,收到商品后发现只是普通的工艺品,不具有投资价值。

  还有老年人看到某投资广告称购买所谓金融产品回报高,便选择购买并在初期“看到了”收益,随后在该机构利益诱惑下继续投资多笔资金,却发现收益和本金均无法取出。


消协提醒!这些投资消费骗局专坑老人

  案例三:以房养老骗局

  随着以房养老模式的出现,有的不法机构和不法人员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将高风险理财项目等包装成安全可靠且能获取高息的投资项目,诱骗老年人办理个人房产抵押并将抵押款用于项目投资。机构“爆雷”后,抵押房产被处置变现,老年人不仅拿不到高息,反而陷入无家可归、背负巨债的境地。


消协提醒!这些投资消费骗局专坑老人

  以上这些案例无不是对不法行为进行包装,利用老年人处于弱势地位,以“高返还、高收益”诱惑,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犯罪。

  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

  投资需谨慎,如确需投资,应树立理性投资理念,谨慎选择投资产品,选择正规投资机构,提高防骗反诈意识,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及时保存交易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老年消费者要做好资金规划,不冲动投资,不盲目追求高回报,不要将日常生活和养老必需的钱用来投资。

  谨慎选择投资产品。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老年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谨防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多与子女商量,确认好投资产品后再进行投资。

  选择正规投资机构。老年消费者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或官方渠道,不轻信理财广告,不听信可疑电话和短信。在购买投资产品前,应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及业务经营许可证,充分了解相关合同条款。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老年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个人信息不外泄,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提高防骗反诈意识。老年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对陌生号码、链接、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及时保存交易证据。在购买投资产品时,应主动索要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保留宣传和承诺信息、交易记录、合同订单、等相关证据,以便用于维护自身权益。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如遇到投资消费纠纷,应及时与投资机构及平台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发现疑似遭遇诈骗或非法金融活动,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来源:平安济源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