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师生近日探访了市陶瓷博物馆及窑业遗址,通过亲身体验制瓷工艺和聆听非遗传承人授课,深入开展了思政教育,既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深刻体会了工匠精神。近年来,景德镇市深入践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育人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景德镇市出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推行思政课程各学段大联合、各学科思政大融合。坚持“一盘棋”统筹,联合3所高校、24所中小学校共同组建一体化建设联盟,定期举办“课堂开放月”、思政公开课、思政精品课送教进校、送教下乡等活动。同时,该市以品牌创建为着力点,持续推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和教学展示等活动,至今已组织一体化教研活动20余场次,立项课题17个,并成功推出了“景德讲坛”“火炬”等思政品牌。此外,景德镇市还积极推进‘思政+’建设,从课程和活动两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学科融合,将‘思政+’全面融入各类主题活动,并以课程为媒介推动‘五育融合’,同时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以此强化各学科协同育人的效果,旨在实现以德树人、以智育才、以体育魂、以美润心、以劳促能的育人目标。
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红色、古色、绿色和航空等资源,推动打造多彩思政“大课堂”。景德镇市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全面开设红色文化课程,还积极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并借助乐平篁坞方志敏旧居、浮梁瑶里新四军改编旧址等场所,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生动讲述红色历史故事。活用古色文化资源,景德镇市积极推进陶瓷文化融入校园,编写了《景德镇陶瓷文化通识教材》和《瓷娃看家乡》等教材,并举办陶瓷主题演讲、摄影、征文等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亲身体验陶瓷制作过程,使陶瓷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景德镇市以美丽瓷都建设与绿色校园发展为主题,通过小案例阐述大道理,有效推动了‘生态思政小课堂’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课堂’的协同发展。用活航空文化资源,依托江西直升机科技馆、航空小镇广泛开展航空科普进校园、实践研学等活动,传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让思政教育走“新”更入心。
此外,景德镇市还着力加强思政教师力量建设,注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为各中小学校补充一批专职思政教师,逐步配齐配强教师队伍,遴选300余名一线教研员和教师组建市级专家库,征集和评选出240余堂思政精品课。同时,聚焦思政教师关键群体的培养,建立思政教师分级培训机制,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重策略,促进高校与中小学校等一体化建设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对接、帮扶合作与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通过'以送代训'、'以送代培'的方式,已累计开展40余次'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
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景德镇市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思政教育平台,推出系列网络思政课程,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呼应的思政教育新格局。通过在线直播、录播回放、互动问答等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到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该市还鼓励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景德镇市还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思政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景德镇市的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未来,该市将继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