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儿童麻醉小常识

时间:2023-12-28 10:31:07作者:汉晓云来源:本站

麻醉会影响

  很多家长担心麻醉或麻醉药物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根据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没有证据证明,当前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及方法对儿童的健康、智力有害。

  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有4种:

  (1)基础麻醉,指术前先用镇静药,然后用局麻或神经丛阻滞麻醉。

  (2)部位麻醉,包括局训麻醉、腰麻、神经丛阻滞麻醉。这两种麻醉只阻碍神经纤维或神经干的传导,起到局部麻醉作用,麻醉过程中神志是清楚的。因此智力不受影响。

  (3)全身麻醉,所谓全麻是吸入了麻醉药或静脉内注入麻醉药后,抑制大脑皮质,使小儿暂时失去知觉,在无痛觉安睡的情况下保证各种手术的完成。全身 麻醉过程中,病儿的呼吸由机器控制,供氧得到保证,一切生命指标如血压、心跳均在正常范围,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不会引起脑缺氧。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虽 然小儿失去意识,但麻醉过后,小儿逐渐清醒,一切恢复正常,如同睡了一觉醒来,对小儿智力也没有影响。

  (4)低温麻醉,一般用于小儿心血管手术。此麻醉需阻断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 使代谢保持最低水平。曾对这些小儿手术前、后做智能测试对比,发现动手术前、后的智商并无明显区别。接受麻醉后手术的小儿,记忆力正常,学习成绩并不下 降,所以家长对麻醉的顾虑是不必要的。

  在此提醒家长切不可将术后恢复期患儿反应迟钝,误认为是麻醉药物对智力的影响。因为,小儿代谢率低,排泄功能差,加之术中贮存于脂肪、肌肉等组织的 麻醉药物在术后向血液中“二次分布”,患儿血液中仍残留一定麻醉剂,表现出术后恢复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该现象是麻醉药物正常代谢过程,勿需多虑。

手术麻醉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目前全世界都没有任何医学调查证明麻醉真的会让孩子变笨。当然,也没有 证据表明麻药对小儿神经系统完全无影响,不过在国外,给孩子施手术都采用全麻。而麻醉的效果以及控制不良影响的关键在于麻醉配药及麻醉师的水平。

未有结论表明麻醉影响孩子智力

  药物只是暂时对孩子的神经起作用,麻醉过后神经系统运作会恢复正常。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机构以及资料表明,在正规麻醉操作下,孩子的智力与麻醉有直接关系。专家指出,小儿麻醉最基本的概念是:睡眠+止痛=麻醉。睡眠对小儿手术非常重要,因为小儿很难忍受手术时固定体位而造成的不适感,因此需要给予足量的药物安眠。小儿在麻醉清醒过程中有精神恍惚、嗜睡现象,只要呼之能应则是正常现象。

小儿麻醉确实比成人麻醉风险高

  虽然孩子因为手术麻醉会变笨的说法是缺乏根据,但小儿麻醉确实比成人麻醉的风险性要高。因此,对年纪稍大的孩子而言,如果在手术中真的能配合,能不麻醉当然还是尽量不麻醉的好,这样安全系数会相对提高。

孩子最有可能遇到的麻醉以外有:

  呼吸抑止,会导致缺氧。人们可能也是从这个角度判断,一旦孩子的脑细胞受损,就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记忆力。目前我国的麻醉水平、技术都十分成熟,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危害概率非常低。

  2、对孩子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如肝、肾功能。只要是药物就会有毒副作用,但麻醉对肝、肾的副作用并不比其他药物大。

  3、孩子可能出现呕吐现象。这与成年人的风险是一样的,这是源于个体差异,不会因为病人年龄小发生的几率就高一些。

术前6小时孩子不吃零食不喝水

  术前6小时不能喝水、不吃东西是手术麻醉的常识,但很多父母经不起孩子撒娇,以为喝点水没多大关系,这是不对的。因为饱食后的患儿,容易因呕吐发生呼吸道堵塞,继而引起脑缺氧。因此,胃排空后4小时为手术最佳安全时间。

不说清孩子病史配不出好麻药

当然急诊另当别论,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一边手术一边严密观测孩子麻醉后的身体反应情况。如果是“急诊”里比较“不急”的情况,就会稍微延迟一点手术时间,尽量既保证手术安全又保证效果。

  如果父母不说清楚孩子的禁忌症和适应症,麻醉师很难配出最好的麻药。很多父母小看麻药,以为就是一根针插进去让孩子睡了这么简单,其实给每个孩子配的麻药都不一样。目前常用的麻醉药有四种:镇痛药、止痛药、肌松药、吸入麻醉药,而这四种一般混合着用。混合用的好处在于能叠加各种药的效果同时 降低每种药的副作用,保证每种都使用相对较小量,剂量小副作用就小,但麻醉效果却是叠加的。

  每种药怎么配、配多少除了通过医生诊断孩子的状况得知,还取决于父母提供的孩子健康情况。由于每种麻醉药都有相对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父母只有详细地向麻醉师介绍清楚孩子过往病史、身体状况,才能保证麻醉师配出效果最好、对孩子危害最小的麻醉药。(石家庄市中医院麻醉科 汉晓云)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