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Z世代重写消费规则的战场上,老字号品牌集体陷入转型迷思——百年沉淀,是文化资产亦可能成为转型包袱。当传统渠道式微、话语体系断层、用户决策权转移,拥有125年历史的崂山品牌,凭借一场由用户主导、品牌闪电响应的“听劝”行动,破解了品牌焕新的核心命题。
这场看似由明星代言引发的破圈事件,深层价值在于:品牌主动让渡话语权,与用户构建起“双向奔赴”的新型关系,为老字号焕新提供了从“如何说”到“如何听”的营销新范式。
一切始于一场充满地域情怀的“双向奔赴”。今年6月,青岛籍演员任嘉伦在《风与潮》杀青现场,空运成箱崂山可乐答谢粉丝,崂山品牌官微敏锐捕捉到这一热点并迅速响应,连发多条微博点燃网友热情助推品牌词条登顶热搜。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互动并非无源之水。回溯崂山品牌过往动作,早在2017年,品牌官微就曾隔空喊话任嘉伦“谈谈”,多年的“你唱我和”为这次合作埋下了情感伏笔。当用户集体“代签”的声浪达到顶峰时,崂山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从热搜到代言到多地物料的投放,闪电般的决策与执行效率,不仅打破了老字号“决策迟缓”的刻板印象,更完成了从“企业自嗨”到“双向奔赴”的营销范式颠覆。
崂山案例的精髓,在于重构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权力坐标系,实践了真正的“听劝”哲学。
当粉丝在互动话题下集体请愿,实质是消费者直接介入了品牌高层决策核心——代言人选择权从封闭的会议室流向开放的社交平台。这彻底颠覆了传统“市场调研-高管拍板”的决策模式,形成了“用户需求-品牌响应”的实时闭环,品牌官微对网友喊话的即时互动,更标志着沟通范式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价值确认。
这种权力转移精准命中了Z世代的“祛魅”需求——拒绝被动接收信息,渴求通过参与获得“我的声音改变品牌”的价值确认。崂山品牌将“野生代言人”戏言变为官宣认证的象征意义在于:消费者已从传播链路的终点,跃升为品牌行动的起点与驱动力。
在品牌营销的深层逻辑中,短期流量爆发与长期价值沉淀的平衡,始终是核心命题。
崂山品牌的“听劝”绝非昙花一现的营销噱头,而是将用户意志内化为驱动品牌可持续增长的系统能力,构建从短期关注到长期价值沉淀的闭环。其重点在于:以用户反馈为镜,持续优化产品体验与品牌内核,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
当消费者看到建议被重视的正向反馈后,也会增强对品牌的认同感。8月8日官宣代言人的信息一经释放,许多任嘉伦的粉丝都转为了崂山品牌的“野生推广大使”,自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品牌历史的宣传,并通过评论互动、内容生发的热梗激发UGC二次传播,带动百年老字号品牌持续破圈。
从品牌长期发展视角看,“听劝”的最终落点,是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崂山品牌根据饮品特性,创造性地定制营销策略:将地域特色融入新消费场景,如冬季一杯“热可乐”成为青岛观海鸥的“冬日标配”,夏日冷冻“乐乐冰”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消暑新宠;开创草本气泡水全新品类的白花蛇草水,紧抓健康这一关键词,放大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除湿去火等价值,深受注重养生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源自百年老字号的传承文化、经用户反馈验证并强化的场景创新,成为连接用户情感的纽带和驱动自传播的社交货币。
崂山品牌的“听劝”出圈,其示范意义远超一次成功的代言营销。它揭示了一个品牌焕新的核心逻辑:在用户主权时代,真正的品牌力量源于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用户参与、以高效的执行响应用户期待、以对产品与体验的持续精进满足用户需求。
当品牌放下“教育者”的身段,转而成为用户共建旅程中的“同行者”与“响应者”,老字号的年轻化便不再是艰难的命题作文,而是一场充满活力与惊喜的永续双向奔赴。下一站:请更多老字号加入“听劝者联盟”!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