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

推动文明互鉴 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5-07-11 13:42:31作者:来源:人民日报

  正值暑期旅游季,不少游客来到山东省曲阜市。除了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尼山也进入不少人的视野。

  为什么是尼山?一方面,当地风景秀美,山脉蜿蜒连绵,圣水湖碧波荡漾,尼山圣境恢宏壮丽。另一方面,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观川亭、夫子洞、尼山书院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探寻中华文化保护传承、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地点。

  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跨时空“对话”;漫步鲁源村,体验文旅休闲与乡村民俗……如今尼山脚下,各种配套的系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感受文明互鉴,是尼山的另一大亮点。“尼山儒学对话会”是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口,从尼山出发,尝试用文明对话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意义深远。”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说。

  历经十五载,以开放、包容之姿创设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全球文明交流的平台,也成为山东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山东,儒家文化以各种形式绵延传承,千百年来弦歌不辍。“在孔子诞生地开展文明对话,可谓沟通古今、联通中外,让我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对话中,更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说。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孔子故里,山东持续深入挖掘儒家文化:2024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闭幕式上,山东省宣布启动“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项目自启动以来,驻研工作进展顺利,成效逐步显现;2023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正式发布。

  近年来,山东做好文化资源活化转化文章,打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举办“黄河大集”、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村晚”、“群众演群众看”小戏小剧创作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青岛东方影都成为重要的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

  从历史文化遗产到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今日之尼山,就像文化磁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作出新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1日 11 版)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