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和浩特7月15日电(记者翟钦奇)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获悉:内蒙古开通重点产业领域专利预审通道,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平均16个月压缩至61天,审查效率大幅提升。
“生物和新材料是内蒙古重点培育打造的产业集群。”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振清介绍,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重点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发明专利授权周期长、品牌价值低、专利转化率低、保护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内蒙古着力解决知识产权服务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开通了生物和新材料领域专利预审通道。
近期,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27件发明专利通过预审通道获得快授权、实现快转化,技术转化收益超亿元。其中,“一种音圈马达壳体弯折装置及系统”发明专利仅用50天左右就获得授权,填补了内蒙古稀土终端应用领域空白。
此外,内蒙古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站式”线上平台,集成数据查询、专利预审、维权援助等17个业务系统,实现“数据跑代替企业跑”;组建专业线下服务团队,提供“研发—审查—授权—转化”的全过程服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上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6日 07 版)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