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下称“广州分院”)的组织下,来自连南瑶族自治县的200名小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启一场沉浸式海洋科学探索之旅。
穿梭于琳琅满目的标本长廊,从小型鱼类到庞然海豚,从奇特的深海居民到绚丽的珊瑚礁生态,再到蕴含产业价值的贝类珍珠……在海洋标本馆,高级工程师陈志云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生物探秘之旅”。孩子们分组围绕不同标本,热烈探讨海洋生物的生长奥秘、保护之道及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国之重器——“实验6”号海洋科考船,船长李伟等带领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大国科技力量。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船上先进科考设备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重大科考任务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孩子们在船员指导下亲手操作部分设备。
对于许多首次走出山区的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新奇体验,更是对科学梦想的启迪。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派驻连南“双百行动”队长、博士高永利分享了科学家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科考故事,以及国家科技巨大进步带来的自豪感,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对科研事业的深深敬意与向往。
这是广州分院“科创人才培训学堂”品牌的活动之一,也是广州分院年度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一环。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双百行动”部署,广州分院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着力打造“科创人才培训学堂”特色品牌。该品牌旨在系统性链接大湾区优质科教资源,为连南学子搭建走进科学、接触前沿、激发梦想的平台,为区域科创人才培养筑基赋能。
广州分院与连南紧密协作,按照“平均每季度至少1场次科普”的规划,持续输出高质量科普教育资源。今年以来,依托“科创人才培训学堂”品牌已成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2场次,累计惠及学生1500人次。
广州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创人才培训学堂”品牌建设,根据连南所需不断优化内容、拓展形式、提升品质,将其打造成为连接湾区高端科教资源与县域青少年科创启蒙的“金色桥梁”,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和区域创新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南方+记者 钟哲
【作者】 钟哲
广东科技头条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