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很多小城,看似平凡却蕴藏着连接世界的力量,通过外贸产业,编织着一张张跨越国界的经贸网络。在这里,人们推开家门就可以拥抱世界,小城外贸,正在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家门口的世界》第二季,讲述家门口的全球化故事。
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街道被称为“国际袜都”,以这里为核心辐射周边10余个镇街,一年能产袜子超250亿双,产值规模700多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的70%、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浙江诸暨大唐袜业城里的袜子琳琅满目
在诸暨一家袜业公司的展厅,记者在货架上看到一些特别的产品:每件除了通常的袜子外,还附带不同种类的小配件,像耳机、指甲油、手链等。公司总经理林军杰说,为应对外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他们从几年前就开始升级产品,增加销售亮点。
林军杰:“我们用袜子跟一些服装配件进行搭配,这两年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在市场上占比越来越高。”
林军杰介绍公司的产品
林军杰所在企业生产的袜子基本上都是出口的,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近8成。从创业以来,出口额每年增长8%到15%。但是,由于美国挑起关税战,今年企业的增长势头受到影响。林军杰决定,除了转换产品赛道外,还要积极拓展中东、欧洲等新市场来对冲风险。
林军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我们今年招了个设计师,主要是为开拓新的市场作准备;国外展会方面,美国的展会我们是去的,但是其他国家的展会以前去得比较少。接下来我们做了个规划,每一年去两到三个非美国家参展,熟悉当地的产品。这样等风暴来临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被动。”
上海国际袜业采购交易会 资料图
林军杰的企业正经历的挑战是不少诸暨袜企的缩影。当地袜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大唐一带农户从外地购买报废的线袜机,改装成手摇袜机,纺织尼龙袜,在马路上兜售。从当初的萌芽成长为如今全球最大的袜业产业集群,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暨市袜业协会副秘书长魏晓明介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当地袜业订单迎来井喷式增长;一些发达国家市场对品质的要求又倒逼企业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功能性、时尚性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都是当地袜业的主要市场之一。魏晓明说,眼下,企业除了多走出去参展拓市场外,还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加速数字化转型。
魏晓明:“作为外贸型企业,也通过网络拓展渠道。除了第三方平台以外,我们也在积极引导企业建设自己的外贸独立站,线上线下结合去拓展全球市场。还有就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设备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生产能力包括产品的开发都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诸暨某袜业企业生产车间
今年3月,浙江一家袜业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发布了两个AI工具,能快速生成袜子的设计稿和点阵图。相比以往单靠设计师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的工作方式,现在借助AI技术,设计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也更容易契合客户需求,而且还能大幅缩短从设计到上机生产之间的流程,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胡蕾蕾介绍说:“AI工具可以根据我们所需要的针型和需求设计,比如我要设计一个苹果或者香蕉,告诉它我需要什么颜色、需要什么样子,然后它会自动生成好多方案,然后你再从里面挑选,或者说你再根据它出的方案再让它进行微调,这是一个工具。还有一个工具是袜子设计稿出来了以后要把它转化成点阵图,那个图原先要人工画,可能复杂的要画一天,现在生成的话是需要十几秒钟。”
胡蕾蕾说,目前公司出口市场主要在智利以及欧洲、中东等地,加上公司成本优势较明显,预计今年出口额较去年能翻一番。她介绍,无论内销还是外贸,设计能力都是公司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未来这两个AI工具将对外开放。
胡蕾蕾:“我们本身就是要做一个产业平台。开放AI工具是为了吸引更多袜业供应链上的企业加入我们,把整体产业效率再提升一些,然后让它供需匹配。”
浙江诸暨,市民在参观大唐袜业转型升级展示厅。
诸暨市袜业协会副秘书长魏晓明认为,尽管目前外部形势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当地袜业产业链完备,产业工人成规模,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韧性。林军杰告诉记者,无论外部局势如何变化,在这里从事袜业的人都是在用工匠精神为全球织袜。“大唐袜子的外贸能做得这么好,就体现了这一份匠心。”
记者丨王建帆
签审丨魏郁
监制丨蔡耀远
责任编辑:魏郁
【来源:央视新闻】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