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团省委获悉,4月23日,由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省科协举办的“古建筑·新青年”2025年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活动启动仪式在汾阳市贾家庄举行。
活动现场,年轻的手账插画师秦志臻,作为“95后”的代表,灵感源自山西古建佛光寺,即兴挥毫创作了一幅精美的水墨插画。忻州市青联委员、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潇敏,现场分享了非遗木雕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建筑之中,深切感受到其独特魅力。山西传媒学院的尚文真教授与朱虹教授团队,携其课题研究成果——《太原古县城》外宣片,在启动仪式上精彩亮相……
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到2025年12月。活动期间还将开展古建筑短视频接力活动,通过在各媒体平台设置有关山西古建筑的传播话题,充分展示山西人民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面向青少年群体和专业群体征集古建筑模型及书画、影像、文创作品,引导青少年亲手制作、亲身体验、亲历传播,感受山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启动仪式现场同步开设了"青年匠人工作坊",五位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榫卯结构组装、彩绘描金等传统技艺,吸引上百名中小学生驻足体验。山西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计划在吕梁、晋中、大同设立三个实践基地,通过'学术导师+民间匠人'双师制培养模式,让青年学子深度参与古建测绘与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创新推出"数字孪生计划",由太原理工大学虚拟现实团队牵头,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AR技术对永乐宫、应县木塔等12处国宝级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首批成果预计在国庆期间通过"云游山西"小程序向公众开放,用户可360度观赏斗拱细部结构,甚至能模拟体验唐代匠人的"一麻五灰"地仗工艺。
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王昊透露,文化季将配套举办"青春守塔人"挑战赛,参赛队伍需完成古建知识问答、修缮方案设计、文化传播创意三项任务。优胜者不仅能获得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研学资格,其设计方案还有机会应用于实际保护工程。目前山西省已有127所高校的436支团队报名参赛,其中包括28支来自港澳地区的交流团队。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